当前位置:首页>>检察文化
宋占岐:从检三十九年
时间:2021-10-14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刚到检察院时,我是当时磁县检察院最年轻的干警。那是1982年,检察院恢复重建的第四年。一晃眼39年过去了,似乎我人生的一多半时间都奋战在了检察事业上,而同时也有幸成了这段历史的一个见证者。

  回首我的这39年,从初次接触案件时茫然、找不到切入口时的慌乱到如今阅历丰富、办案独到的沉稳老练;有送走一个个曾经一起挑灯办案的老同事时的落寞无奈和看到一张张新鲜面孔开启检察人生时的悸动和满足。你来我往,大家在演绎着各自的检察人生,都在为检察事业的蓬勃发展耕耘播种。而我,能做的也许微薄,但也希望能记录下我所经历的检察机关39年的变迁。 

    

  我们院的吉普车。每次看到堵在路上、停满街边的汽车,都深深地感觉到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记得那时候的检察院,办案的交通工具只有自行车,最多是后来添置了一辆三轮摩托车,出门办案有时是靠我们的双脚走出来的。“骑着自行车追摩托”,这是当时我们经常开的一个玩笑,但事实确实如此。 

    

  那时候我办过一个案子,需要到三十多公里外的河南省安阳市去调查取证,早上五六点钟天刚蒙蒙亮就骑着自行车从单位出发,饿了就吃绑在车上的干粮,回到家天都已经黑了。这样的情况其实很多,一直到院里吉普车的出现才改变了一切。还记得第一次坐上它去办案时,心里竟然有一种小孩子才会有的炫耀、得意,现在想想其实还挺有意思。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那辆吉普车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小到五座的大众、雪佛兰,大到盛下十余人的南京依维柯。每每望向窗外停放整齐的警车,满眼都是骄傲,不只为了拥有便捷的交通工具使办案效率得到了提高,更是对检察事业、祖国发展日益壮大的一种公民自豪。 

    

  我的“检察绿”。“检察绿”是1984年我们发的第一套检察制服,大盖帽、豆绿色类似于军装样式的上衣和裤子,夏天则是一套米黄色制服。制服的特殊在于会给人带来一种真切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1982年刚来的时候并没有统一的制式服装,上班就穿着蓝色或草绿色布衫,用现代年轻人的话来讲就是讲究朴素大方。所以制服一发下来,大家都迫不及待地穿上了身,毕竟都是第一次穿制服,当天还穿着制服在院子里合影留念。现在那张老照片还一直在我的书柜显眼处摆放着,因为那张照片里阳光明媚,干警们意气风发。之后有大变化的就是时隔十七年之后也正是我们现在所经历的“检察蓝”时代了。 

    

  服装是一种记忆,是一幅穿在身上的历史画卷,虽然制服的风格、颜色在不断地随着时代变迁而变化,但有一种东西在检察人这里永远不会褪色,即维护公平正义、筑牢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 

    

  我们的六层办公楼。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反映在磁县这个小县城也是肉眼可见的。曾经的检察院最早在二环路上拔地而起的六层办公大楼,经历风雨洗礼二十多年,如今沉淀的是历史的沧桑感。 

  那时候的二环路远不如现在繁华,检察院办公楼在当时相当惹人注目,周围环绕着的是村庄、农田,检察院的六层大楼在几公里外就能远远望见。想当初检察院恢复重建之时,办公楼用的是别人不用的一个二层厂房,砖头垒起来的,如今从照片里看确实和记忆里一样很显破旧,里面的办公设施更不似现在这般齐全。 

    

  还记得那时候晚上值班,到了三伏天全靠手中一把荷叶扇,半夜热醒了就扇两下接着睡,哪里像现在的办公楼,冬暖夏凉,空调暖气一应俱全,电子化高效办公节省了数不清的人力、物力、财力,足不出户远程庭审……其实说起来都是老话,但正是因为人人都感受到了切切实实发生在身边的巨大变化,口口相传,反映的则是祖国的富强带动的检察事业辉煌发展。 

    

  都说人生苦短,一生不过三万多个日夜,而白驹过隙,人的一生能有几个39年?检察事业发展的背后是无数青年的芳华,世界上多的是一辈子在一个岗位上默默奉献自己一生的人,平凡普通如苔花,却又燃烧着自己的生命,为了所从事的检察事业能像牡丹盛开一般耀眼,为了所心系的百姓幸福、国家安定。 

检察公开听证
检察官绩效考评
检察微信二维码
检察微信二维码
12309客户端二维码
12309客户端二维码
"三个规定"漫谈

河北省磁县人民检察院
技术支持:正义网    京ICP备10217144号-1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